2008/02/16 | 文艺窄门
2004年9月至12月,是我习作的一个高峰,据Word统计,合计写作小十万字。当时尚未开始Blogging,写出的东东悉数存于硬盘。除个别篇章而外,绝大部分始终沉睡。为避免发霉起见,翻捡那些尚可入目的,拿出来见见阳光。 贴三个虎头无尾没写完的,算是小说,此其一。 一 村子很小,一共只有几户人家。在早可能只有一户人家,并且应该是富裕人家吧。有围墙弯弯曲曲环绕小村的痕迹,曾经很有气派的样子。围墙已经不复存在,只剩下围墙的入口——一个石门石柱的门洞仍然庄严地挺立在那里,不过也早已破败。在那破四旧的年代,谁人敢修缮它呢。...
2007/11/30 | 文艺窄门
虽然晶莹的朝露转瞬即逝 但请不要忘记 曾经有一颗露珠 映衬出你的惊喜 虽然香甜的美味转瞬即逝 但是请不要忘记 曾经有一次饕餮 诱惑成你的聚集 虽然美丽的光芒转瞬即逝 但是请不要忘记 曾经有一道彩虹 闪耀在你的心底 虽然欢乐的旋律转瞬即逝 但是请不要忘记 曾经有一首歌曲...
2007/11/09 | 文艺窄门
强人姐姐的故事 公元前2世纪,匈奴冒顿单于屡屡进犯,汉帝刘邦不胜其扰。于是,刘邦亲自到晋阳督战,企图一举歼敌,彻底解除北部边疆的心头之患。 当时,冒顿驻扎在代谷,似乎由于多年战争,已经弱不可击。刘邦的探马回报说,匈奴都是些老弱残兵,连马都瘦得走不动路,只要果断出击,一定能胜券在握。刘邦的军师刘敬认为,冒顿历来诡计多端,千万不可上当。但求胜心切的刘邦根本不听劝告,亲率32万大军急速进发,生怕冒顿逃掉了。...
2007/09/03 | 文艺窄门
“成都就是一个大茶馆,茶馆就是一个小成都。”初闻此语,我不禁拍手称是。 在成都,茶馆硬是像石缝里的小草,有土便生根。各式各样的茶馆、茶楼、茶铺、茶摊、茶棚、茶园,星罗棋布,点缀着每一个角落,不管是闹市写字楼、还是僻静小院落,不管是商场酒店、还是居民小区,不管是水岸湖边、还是公园鸟肆,从豪华时尚的高档茶楼到街边老树下的坝坝茶馆,从两三元放开喝的“老虎灶”到数百元一碗的“蒙顶银针”,只要有成都人,就一定有茶馆,就一定能闻见茶香。...
2007/08/06 | 文艺窄门
一个人孤独进餐的傍晚,听着忧郁的音乐,想起一件伤心的往事,敷衍成此篇。 一 那个暑假的傍晚,我听见村西头有人唱歌。很好听,是地道的山歌。谁在唱? “是桂花娘。”母亲说,“比你大不了几岁,刚刚从东边山上嫁过来的。” 第二天,我看见桂花娘了。她皮肤黑黑的,算不得漂亮。可是她冲我一笑,那个明眸皓齿劲儿,顿时变成村里最动人的姑娘。 于是我每天傍晚听见她唱歌。全是欢快的情歌,阿哥阿妹那一类的。那时候我正迷恋民间文化,半个暑假,我记了半本儿她的歌词儿。...
2007/04/22 | 文艺窄门
我完全不懂韵律,曾经试着学过,学不会。但我喜欢古诗的简洁和含蓄,有时候难免装模作样写两句。知道自己半斤八两,从来不敢拿出来示人,都是自己偷着乐。算来这里也是”偷着乐”的所在,贴这里不怕别人笑话;何况,供熟悉的朋友笑一笑,也算得”与众乐乐”吧。 很多写白话新诗的人,像纠缠活着的死人与死了的活人的臧克家,到后来都复了古。我也算是吧,虽然我不够格。 遇故人 十年感伤泪,六载遇故人。 生命无所谓,眷顾有亲情。 年少心拏云,侍奉已西行。 天命或可追,莫怪不逢春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