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篇我介绍了分解法。分解虽然是转换思路看待问题的有效方法,但有一定的局限性:

  • 各分解部分本身是固定模式,通常也是标准模式;

  • 分解的过程通常是垂直思考过程,按照事物天然的分割方式;

  • 最终结果就是分解部分的重新组合,仍是看待问题的标准观点。

因此,虽然分解便于你换一种方式看待问题,但实际分解出各组成部分的过程,限制了生成多样性的方案。

分解法相比,反转法更具备水平思考的特点,能推导出更不寻常的重组方式。

如果问题是开放式的,你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,也不知道如何推进。所以,更实际的办法,就是从现有想法入手。就像你游泳时,在泳道尽头转身时用力蹬一下池壁。

反转法,正是相当于借力于已有的固定想法,朝相反的方向前进。

一旦确定正方向,同样也就明确地定义了反方向。一旦确定正动作,就相当于明确了反动作。如果正动作是将浴缸注满水,那么反动作就是将水放光。如果一段时间内发生了一件事,只要沿着时间轴倒退,就可以找到相反过程,就好像倒带放电影一样。

反转法就是,接受事物的现状,然后将它完全反过来,里面变外面、上下颠倒、前后倒置,看看反过来会发生什么。这个过程,就是以启发性的方式编排信息。让水往山上走,而不是往山下流。你不再操控汽车,而是由汽车来牵引你的方向。

要反转某个情况,一般总有几种不同方法,它们没有对错之分。你不需要寻找正确的反转,因为任何反转都是可接受的。

例如,你说“交警正在指挥交通”,我可以这样反转:

  1. 交通正在指挥交警。

  2. 交警正在扰乱交通。

哪一种反转更好?不存在,哪一种都可以。因为在最后证明之前,你根本无法判断哪种信息编排更有效。反转的关键,并不是找出更合理的方式,而是寻求不同观点、寻求变化和具有启发性的信息编排方式。

你可能问:反转所催生的看待事物的新方式,一看就是错误的、荒唐的,这有什么意义?意义很大:

  1. 借助反转法,摆脱看待事物的标准方式。新方式是否有道理不重要,重要的是摆脱标准方式,向其他方向推进。

  2. 打破看待事物的原始方式,就能解放信息、以新方式将信息重组到一起。

  3. 帮助你克服害怕犯错的心理,勇敢地尝试未获充分证实的方法。

  4. 启迪思想,通过反转转移到新视角,看看会有什么发现。

  5. 有时,反转法本身就很有效。

例如“交警指挥交通”的第一种反转“交通控制交警”,它是胡言乱语吗?并不。你是否想到:随着城市交通日渐复杂,是否需要配备更多警力、是否需要根据交通状况重新安排警力的分配?你还会想到:交警确实受交通控制,因为他的行为取决于车流状况。交警对路况的反应有多快?对路况的敏感程度如何?对路况的了解有多充分?本该控制交通的交警反而受控于交通,那么为什么不重新组织交通系统,实现交通自控呢?

另一种反转是“交警扰乱交通”。由此你会联想到:自然车流、交通信号灯或交警是否有效。如果交警比信号灯更有效,什么才是交警所独有的要素?这一要素能否并入信号灯系统?另外,愚蠢的交警确实扰乱交通,正如很多人说“前面堵车了,因为路口站了个交警”。

设想这样一个场景:羊群沿着乡间小路缓慢前行,道路两边是高高的河岸。一辆汽车出现在羊群后方,司机着急地催促牧羊人把羊群赶到路边,让自己的车过去。但是牧羊人拒绝了:在如此狭窄的道路上,他无法保证整个羊群都能避开汽车。于是他使用了反转法:他请司机将汽车停下来,然后默默地让羊群调头,赶着羊群走过静止的汽车。

在伊索寓言中,乌鸦喝不到罐子里的水,因为水位太低了。它想尽办法将水从罐子里倒出来,但最后,它决定采用反转法:它把鹅卵石丢到罐子里,使水位不断上升,终于成功地喝到水。

一位富婆体重严重超标,所有的医生都尝试让她节食减肥,但饥饿实在难以忍受,医生一个接一个地被她解雇。最后,终于来了一位不同的医生,他富婆关怀备至,他告诉富婆:你吃的东西太少,营养不足以满足庞大的身躯。于是,他建议富婆:饭前半小时,必须喝一杯加糖的牛奶。这杯牛奶能大大降低富婆的食欲,所以你可以猜到,富婆减肥成功了。

一个富二代女孩爱上一个穷学生,但她父亲希望她嫁给有钱人。女孩没有反抗父亲,她对父亲说:追求我的男孩是否有钱,不能用礼物来体现,因为他完全可以借钱买礼物啊。所以她建议父亲:送给每位追求者一笔钱,看看这钱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,这样就能判断出他们的财富状况了。父亲直夸女儿聪明,答应送给每位追求者一笔钱。女孩就带上这笔钱,和自己的心上人私奔了。

看到没?简单的反转,能带来很大的效果。尽管多数时候反转并不能带来直接作用,但它能引发意义非凡的想象。所以,你应该养成习惯,反转看待问题,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。即使什么都没发生,你也没什么损失嘛!何况,挑战看待问题的固有方式,一定会让你大有斩获。

好了,你现在可以做一些反转练习。在以下主题中,你可以尝试各种反转,反转方式越多越好。你也可以和你的家人、朋友、同事一起来玩这个练习。

  • 老师指导学生。

  • 环卫工人。

  • 送奶工送奶。

  • 去度假。

  • 工人罢工。

  • 店员帮助顾客。

请记住:反转有时看起来很荒谬,但这并无妨碍,练习荒谬和练习反转的过程同样很有意义。

在上述示例主题中,反转的对象不只是既定陈述,也可以是题目本身的某个方面。例如,“去度假”反过来可以是“假期到了”,也可以将假期理解为“换个风景看看”。这样,假期反过来就是“一成不变的生活环境”。

这个练习的内容是观察原始的情境和反转的结果,看看反转法带来了什么变化。例如,从“假期也可能难逃一成不变的生活环境”这一想法出发,可以引申出“远离压力,不必再做决定,不必再努力适应”的想法。